一、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开幕 黄河流域非遗展演点亮聊城
“2025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暨河和之契:黄河流域、大运河沿线非遗交流展示周” 于6月27日晚在聊城市水上古城开幕,活动持续至6月29日,今日进入高潮阶段:
1. 活动规模与主题
活动以“风华聊城,非遗新韵”为主题,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、山东省文旅厅、聊城市政府联合主办,汇聚沿黄沿运9省(直辖市)的138个非遗项目、400余名传承人参与。开幕式上,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强调“社会化保护”理念,山东省文旅厅厅长喻剑南提出推动非遗“创造性转化”,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介绍本地非遗产业化成果[111]。
2. 多维体验场景
非遗大集:设“非遗好物街”“非遗食神汇”等板块,东昌葫芦雕刻、临清贡砖等传统技艺通过AR技术实现互动展示,单日参观人次突破3万。
文旅融合:发布“聊城非遗旅游线路”,串联山陕会馆、光岳楼等节点,并推出“非遗盲盒”及抖音共创计划,吸引年轻群体参与[111]。
3. 签约与创新
文创企业与传承人签订10项合作协议,涉及非遗IP开发、研学课程设计等,预计带动年产值增长2000万元。同步启动“黄河流域非遗协同发展论坛”,探讨数字化保护与跨境传播[111]。
二、卫生健康系统公开招聘面试启动 竞争比例创新高
聊城市卫健委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 于今日上午8时在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等考点举行,涉及体检医师、卫生信息管理等岗位:
1. 考务细节
结构化面试:每名考生10分钟答题,内容涵盖岗位专业知识与应急处置能力,合格分数线为75分(满分100分)。
竞争情况:医师岗报录比达15:1,部分考生因“放宽至应届本科”政策跨省参考[112][120]。
2. 技术保障
考点部署人脸识别系统与信号屏蔽仪,并设置医疗应急站,配备防暑药品与心理疏导员。考后3日内公布成绩,考察环节将核查学术论文与执业资格真实性[112]。
三、农业农村局发布夏粮丰收数据 多项指标领跑全省
聊城市农业农村局今日通报2025年夏粮生产情况,凸显科技赋能成效:
1. 产量与技术
总产提升:全市小麦平均亩产达580公斤,同比增长4.1%,其中60万亩“吨半粮”示范区单产突破700公斤。
技术支撑:推广“五良融合”模式(良田+良种+良机+良法+良制),依托“杜站长工作室”农技服务网络解决田间问题2300余件[47]。
2. 产业升级
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546家,1-4月营收323.8亿元(同比增11%)。莘县朝城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,推动香瓜、蘑菇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[47]。
四、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公布 运河文化项目入选
聊城市第五届网络文明周 今日揭晓30个优秀案例,临清市“我家有条大运河”项目入选:
1. 项目亮点
青年参与:组织短视频创作、线上研学等活动,吸引5万青年关注运河文化保护,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200万。
文化输出:联合豫鲁两省旅行社开发“运河非遗研学游”,年内预计接待学生团5000人次[28]。
市委网信办将案例纳入《聊城网络文明手册》,通过“网信聊城”公众号向基层推广,强化网络空间文化引领[28]。
五、家装厨卫消费补贴细则落地 绿色智能产品受青睐
《聊城市2025年家装厨卫“焕新”消费补贴实施细则》 今日结束试行期,正式实施:
1. 补贴规则
范围与标准:涵盖装修材料、智能家居等5大类,按售价15%补贴(一级能效产品提至20%),单人累计上限1万元。
技术审核:要求商品具备国标条码,并通过“惠循环”平台核验产权与交易真实性[18]。
2. 市场反响
首日申请量突破2000笔,智能马桶、适老化家具占比超60%,预计拉动消费1.2亿元[18]。
今日纵深观察
从非遗大会展现的文化自信到卫健招聘凸显的人才虹吸效应,从夏粮丰收背后的科技助农到网络文明建设的青年力量——6月29日的聊城,在传统与现代、民生与创新的交织中,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立体图景。